软件需求分析考试重点
- 本重点的问题来自于老师提供,答案主要来自于同学,因此可能仅适用于本次考试
概念重点
-
软件生存期包括哪些阶段
- 书p25:初始阶段、细化阶段、构造阶段、移交阶段;贯穿四个阶段的要素:迭代
- 网上:软件计划与可行性研究、需求分析、软件设计(概要设计、详细设计)、编码、测试、运行和维护
-
UML建模中重要的关系有哪些(P44 P108)
- 依赖关系、泛化关系、关联关系(最重要)、实现关系
-
UML有哪些构造块(P12)
- 事物、关系、图
-
模型和建模概念与关系(P4)
- 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化,提供了系统的蓝图
- 建模是开发软件所有活动的核心,是一项经过检验并广为接受的工程技术
- 二者的关系:名词和动词
-
通过建模可以达到什么目的(P4)
- 模型有助于按照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可视化
- 模型能够规定系统的结构
- 模型给出了指导构造系统的模板
- 模型对做出的决策进行文档化
-
UML的静态视图包括哪些(P68)
- 类图、对象图、构件图、部署图、制品图、组合结构图
-
UML的动态视图包括哪些(P68)
- 状态图、活动图、交互图(包括顺序图、通信图)、用况图
-
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,需求获取的一般过程是什么(PPT)
- 准备阶段:决定需求获取的范围和日程、准备资源、准备问题和strawman模型
- 执行阶段:行需求获取会议
- 跟进阶段:织并分享笔记、记录未解决的问题
-
需求获取方法有哪些(PPT)
- 访谈、工作坊、焦点小组、观察、问卷调查、系统接口分析、用户界面分析、文档分析
-
什么是假设需求、隐晦需求(PPT)
- 假设需求是人们期望但没有明确表述出来的需求,你的假设虽然很明显,但与开发人员做出的假设可能不一致
- 隐晦需求之所以需要,是由于存在另外的需求,但隐晦需求的表述不是很明确。开发人员无法实现自己都不知道的功能
- 举例: 电话号码、邮箱的有效格式,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不重复的隐晦需求
-
当绘制类图时,要遵循的什么策略(P85)
- 要给出一个能反映出类图用途的名称
- 安排各个元素,尽量减少线段交叉
- 在空间上组织元素,使得在语义上接近的事物在物理位置上也接近
- 用注释作为可视化提示,把关注点引向类图的重要特性
- 尝试不现实太多种关系
-
UML中如何用五种互连的视图来描述软件密集型系统的体系结构
- 系统的用例图
- 系统的设计视图 --- 静态方面由类图和对象图描述,动态方面由交互图、状态图和活动图描述。
- 系统的进程视图 --- 包含了形成系统并发和同步机制的线程和进程。
- 系统的实现视图 --- 主要针对系统发布的配置管理。
- 系统的实施视图
UML图
实际考察的图非常容易,基本上都是PPT中的例子,其中活动图完全一致。
阅读
- 类图的阅读
- 用例图的阅读
- 顺序图阅读(交互图的一种)
- 活动图阅读
建模
- 类图的建模
- 用例图建模
- 顺序图建模(交互图的一种)
- 活动图建模
- 状态图建模